视频拍摄制作:汪晓青
央广网西宁3月2日消息(记者汪晓青)远处的高山巍峨矗立着,山上的积雪尚未消融,清水潺潺,自山间流下,绵延不绝,流淌至卜家台村。
“再过一阵子,就是春分时节了,也是村民们耕种的时期。经过走访调研,我们了解到村里部分脱贫户存在购买化肥种子难的困境,我们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向帮扶单位申请为本村16户脱贫户购买了化肥种子等春播物资,解决大家的燃眉之急。”卜家台村驻村第一书记宋亚明说。
卜家台村位于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田家寨镇,平均海拔2700米,属脑山地区,村民主要靠种地养殖、从事公益性岗位和外出务工维持生计QY球友会体育官网。

卜家台村的春日午后(央广网记者 汪晓青 摄)
让村民喝上放心水
自2023年6月,驻村第一书记宋亚明和驻村队员王小康、王亚楷来到卜家台村,想方设法为群众解决困难、千方百计助力乡村振兴,便成为驻村工作队的第一要务。
“我们希望能够借助派出单位青海省水土保持中心的专业知识和资源条件,把水保惠民作为群众致富的重要抓手,为卜家台村干实事、多干事。”宋亚明说。

据了解,卜家台村距离下营二村1.8公里,两村共用同一水源地——山猴炉水源地,该水源地于2004年投产建成。驻村工作队在入户走访过程中了解到,卜家台村、下营二村两村存在大雨过后饮用水水质浑浊的现象。“我们多次到水源地实地查看调研后发现,水源地廊道进水口有大量泥沙淤积,这是造成水质浑浊的主要原因,同时我们还发现,水源地存在农业污染等潜在饮水安全隐患。”驻村队员王小康说。
了解情况后,驻村工作队当即与帮扶单位沟通对接,通过布设网围栏,进水口清淤,埋设饮水管道,铺设砂石等措施,完成山猴炉水源地升级改造,切实解决了卜家台村、下营二村两村1448人常住人口饮水问题,让村民喝上了安全放心水。
村民为春耕做准备(央广网记者 汪晓青 摄)
解决乡村沟道之忧
在卜家台村左侧,有一条长1.6公里的侵蚀沟,村民们也叫这里为下达湾沟。“下达湾沟沟道常年有卜家台村人饮蓄水池溢水流淌,冬季天气寒冷,涵洞口极易冻结封死,溢水漫过路面在道路上形成厚厚的冰层,给大家出行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驻村工作队队员王小康说。
此外,下达湾沟沟道涵洞断面小,行洪能力较弱,每逢强降雨,水流不能及时排出,对沟口处4户人家也造成了严重威胁。
种种问题叠加,下达湾沟沟道的隐患让驻村工作队揪心。经过驻村工作队与青海省交通运输厅多次沟通协调,于2024年4月实施了下达湾沟涵洞扩建改造工程,并于2024年9月顺利完工。
“现在涵洞修好了,下达湾沟畅通了,大家出行也更安全方便了。”卜家台村村民孙承全说。
饮水洁净有保障,涵洞安全无隐患,卜家台村里的村容村貌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据了解,通过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的努力,卜家台村陆续实施了丹麻小流域综合治理、黄河流域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卜家台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村级服务中心改造升级工程、煤改电惠民项目等,有效遏制了水土流失,推动着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进一步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不断开拓了农牧民的增收渠道,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也越来越强烈。
入户政策宣讲(央广网记者 汪晓青 摄)
惠民政策踏春来
春日来临,春耕在即。连日来,卜家台村两委与驻村工作队走乡入户,向乡亲们宣讲政策,送种粮化肥。
“为全面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广泛深入宣传中央和省委一号文件精神,推动‘一宣三促’活动走深走实,我们不断创新宣讲方式,用群众听得懂、能领会、接地气的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宣传活动。”宋亚明告诉记者,驻村工作队深入村民家中,面对面为村民讲解文件要点,针对村民关心的土地流转、农业补贴等问题进行详细解答,广泛宣传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草原生态保护补奖、农机购置补贴等惠农政策,保障农民转移性收入,提升农民种粮积极性。
“现在的政策接地气又惠民,我们家每年种小麦和油菜,搞养殖产业,都能享受到补贴。同时,我还在村子里从事公益性岗位。现在住着温暖明亮的新房子,生活是越来越好了。”孙承全说。
阳光洒进村民孙承全家中(央广网记者 汪晓青 摄)
驻村工作队员告诉记者,等高原大地逐渐化冻,迎来温暖的春季,卜家台村将开启新一年的惠民工程,通过实施农牧民居住条件改善工程、村委会体育文化广场修缮和人居饮水维护等项目,打造更加宜居宜业和美的乡村。